科室导航

最新文章

外耳道炎

南京外耳道炎的分类及典型症状

来源:成都耳鼻喉专科医院 发布时间:2025-08-26 点击量:69
南京外耳道炎的分类及典型症状

1.弥漫性外耳道炎
 
弥漫性外耳道炎是整个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,好发于夏季(游泳季)和频繁掏耳人群,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病,症状相对轻微,但不及时处理易转为慢性。
 
典型症状:
 
早期:外耳道有烧灼感、轻微痒感,像“耳朵里进了辣椒水”,按压耳屏(耳朵开口处小软骨)或牵拉耳廓时,疼痛会轻微加重;
 
进展期:疼痛加剧,从“烧灼痛”转为“持续性胀痛”,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(整个耳道变窄),可能流出少量稀薄分泌物(清水样或淡黄色),干燥后形成薄痂;
 
影响:若肿胀明显堵塞耳道,会出现轻度听力下降(听声音变远、变模糊),但无明显耳鸣或流脓,症状整体较温和,及时处理12周可痊愈。
 
关键特点:炎症累及整个外耳道,无局部脓肿,多与“潮湿、掏耳”直接相关,无全身症状(如发热、乏力)。
 
2.外耳道疖肿
 
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本质是“外耳道局部长了‘脓包’”,又称“局限性外耳道炎”,疼痛比弥漫性外耳道炎更剧烈,且有明确的“疼痛加重破溃缓解”规律。
 
典型症状:
 
疼痛:早期为局部持续性胀痛,随脓肿增大,疼痛转为“搏动性跳痛”(与心跳同步,一阵一阵加重),牵拉耳廓、触压耳道口或张口、咀嚼时,疼痛会“突然加剧”(因脓肿位于外耳道外段,受力后压迫神经);
 
局部体征:耳道口可摸到隆起的小脓肿(红肿、触之剧痛),脓肿成熟后顶部会出现“小白点”(脓头),破溃后会流出少量黏稠脓液(带血丝,无明显臭味),脓液排出后疼痛会瞬间减轻;
 
影响:一般无听力下降(除非脓肿完全堵塞耳道),无全身症状,但若脓肿未及时处理,可能扩散至耳后,引发耳后淋巴结肿大。
 
关键特点:炎症局限于某一点,有明确脓肿,疼痛与“牵拉耳廓、咀嚼”相关,破溃后症状缓解。
 
3.坏死性外耳道炎
 
坏死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及周围组织的严重坏死性感染,又称“恶性外耳道炎”,虽发病率低,但危险程度极高——炎症会破坏外耳道骨质,甚至蔓延至颅底,引发脑膜炎、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,需紧急治疗。
 
典型症状:
 
疼痛:起病急,出现剧烈耳痛(烧灼样或针刺样),疼痛持续加重,夜间更甚,服用普通止痛药(如布洛芬)无法缓解,且会向耳后、颈部、面部放射;
 
局部坏死:外耳道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(黄绿色、有臭味),夹杂坏死组织碎片,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、软骨甚至骨质破溃、坏死,形成“深溃疡”,严重时外耳道与耳后相通;
 
全身症状:伴随高热(39℃以上)、乏力、精神萎靡,若炎症扩散至颅底,会出现头痛、恶心呕吐、眩晕,甚至面神经瘫痪(口角歪斜、眼睛闭不拢)。
 
关键特点:仅发生于免疫力低下者,症状急重、疼痛剧烈、有组织坏死,伴随全身感染症状,是“需要急诊住院”的外耳道炎。
 
4.真菌性外耳道炎
 
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炎症,好发于南方潮湿地区或长期用抗生素的人群,症状以“痒”为核心,易被误诊为“普通细菌感染”,用抗生素后反而加重。
 
典型症状:
 
瘙痒:是最突出的症状,表现为耳道内剧烈痒感,患者忍不住用手或棉签挖耳,越挖越痒,甚至挖出血;
 
分泌物:耳道内有特殊分泌物——早期为白色、絮状的“毛状物”(真菌菌丝),后期转为灰褐色、豆腐渣样的“干酪样物质”,分泌物无明显臭味,但堵塞耳道后会导致轻度听力下降、耳闷;
 
检查特征:耳镜下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,分泌物中夹杂“白色菌丝”或“黑色孢子”,取分泌物镜检可明确看到真菌菌丝(确诊依据);
 
注意:一般无明显疼痛,仅在真菌刺激皮肤破损后,出现轻微灼痛,与细菌感染的“剧烈疼痛”有明显区别。
 
关键特点:以“痒”为主,分泌物特殊(毛状物/干酪样),镜检见真菌,用抗生素无效反而加重。
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
上一篇:南京外耳道炎怎么治疗为好

下一篇:没有了

24小时咨询热线

025-85262032

门诊时间:8:00 - 17:30(节假日不休)

地 址: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528号

咨询电话:025-85262032

备 案:苏ICP备18040864号-7

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916

025-852620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