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腔与中耳、咽喉部通过“咽鼓管”“后鼻道”相通,慢性鼻炎的炎症或分泌物可能扩散至这些部位,引发连锁不适:
1.耳部不适:耳闷、耳堵,甚至听力轻微下降
鼻腔后端与中耳之间有一条“咽鼓管”,负责平衡中耳压力。当鼻塞严重时,咽鼓管开口会被肿胀的黏膜堵塞,导致中耳腔内压力无法正常调节,出现“耳朵闷闷的、像塞了棉花”的感觉,按压耳屏(耳朵开口处的小软骨)时,可能会短暂缓解;
若长期咽鼓管堵塞,还可能导致中耳腔内积液(形成“分泌性
中耳炎”),进一步出现听力轻微下降(听声音变远、变模糊)、
耳鸣(耳朵里有嗡嗡声),儿童患者因咽鼓管更短、更直,此风险更高。
鼻塞时,患者会不自觉用嘴呼吸,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,导致黏膜干燥、充血;同时,鼻腔分泌物(清涕或黏白涕)会经后鼻道倒流至咽喉部(即“鼻后滴漏”),反复刺激咽喉,引发“喉咙里有痰、想咳嗽却咳不出多少”“咽喉发痒、轻微疼痛”等症状,若本身有慢性咽炎,会导致咽炎反复发作、难以根治。
3.全身不适:头晕、精神差,与缺氧、睡眠差相关
长期鼻塞导致呼吸不畅,尤其是夜间睡眠时,可能出现“轻度缺氧”,影响深度睡眠质量,导致白天精神萎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;
部分患者因长期用嘴呼吸、睡眠不足,还会出现轻微头晕(如“脑袋昏沉、不清爽”),或晨起时头痛(缺氧导致脑血管轻微扩张),严重时会影响工作、学习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