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性
耳鸣耳聋是老年群体的常见问题,数据显示:55-64岁人群老年性耳鸣发病率为9%,65-74岁人群升至11%,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。很多老年人耳鸣时听力正常,但部分会伴随严重耳聋,需针对性关注。
(一)老年性耳鸣耳聋的核心特点
耳鸣表现:多为持续性声音,轻度如“遥远蝉鸣”,重度如“汽笛声、敲锣打鼓声”,昼夜不停,导致老年人心神不宁,严重影响睡眠与生活质量;
耳聋类型:以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主,由听觉器官老化导致听力渐进性下降,表现为“听不清高频声音(如鸟鸣、电话铃声)”“与人交流时需对方重复”,严重时甚至完全失聪;
个体差异大:部分老年人虽年龄大,但听觉功能良好;部分老年人年龄不大,却因多种因素提前出现耳不聪、目不明,甚至伴随反应迟钝、痴呆倾向。
(二)老年性耳鸣耳聋的主要影响因素
遗传与衰老:遗传是基础因素,而人体衰老会导致听觉器官功能衰退——内耳毛细胞、听神经逐渐老化,细胞内脂褐素沉积,影响声音信号的感知与传递,这是老年性耳鸣耳聋的根本原因;
基础疾病:心脑血管疾病(如高血压、冠心病)导致内耳供血不足,糖尿病损伤神经与血管,
中耳炎引发耳部炎症,这些疾病会加速听觉器官老化,使耳鸣耳聋提前出现或病情加重;
环境因素: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(如机器轰鸣、工厂噪音),会导致内耳毛细胞持续受损;接触化学物质或使用耳毒性药物(如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),也会直接损害听觉系统,加剧老年性耳鸣耳聋的进展。
(三)老年性耳鸣耳聋的预防措施
虽然老年性耳鸣耳聋与衰老相关,但通过科学预防可延缓其发生时间、减轻症状:
饮食调理:保持清淡饮食,减少温干食物摄入,避免浓茶、咖啡、酒精等刺激性饮料,减少内耳水肿与神经刺激;多吃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的食物(如新鲜蔬果、全谷物),辅助控制基础疾病,保护内耳供血;
避免耳毒性药物:老年人用药需谨慎,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“听力情况”,避免使用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,若因病情必须使用,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与疗程,定期监测听力;
定期健康检查:每年进行1-2次全面体检,重点排查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中耳炎等可能影响听力的疾病,早发现、早治疗,减少并发症对听觉系统的损害;
噪声防护: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,若因工作或生活需要接触噪声,务必佩戴专业耳塞;日常看电视、听广播时控制音量,避免高分贝声音刺激内耳毛细胞。